消費者在接觸一個產品時,除了看到產品的樣貌之外,是無法從產品的外貌直接明確產品屬性的。消費者了解一個產品的功能特點,主要是通過廣告文案或者產品信息介紹去了解。產品文案在這時候就起著很關鍵的作用了,即給消費者傳遞產品信息。
寫作技巧是文案的核心,也是營銷的關鍵,這直接關系到消費者在看到這個信息之后是否要購買這款產品。文案中所包含的信息是否能夠正確詮釋產品賣點,這個賣點是否能夠解決消費者的購買需求,這是消費者決定自己是否掏錢購買的最大因素。
雷同賣點正在失去吸引力
在寫文案時,絕大多數情況下文案創作者和消費者關注的方向都不太一樣。寫文案的人都特別喜歡不斷去塑造產品價值,一條接一條;而消費者在最開始未必會這么的關注你的產品。我們都希望每一個消費者能像我們一樣,把自己的產品當成“寶貝”。而事實是他可能輕飄飄來一句:關我屁事。
在網上買一款自己不常用的產品,如果不看評價只看詳情,你會選擇哪家的?是不是看到那么多大同小異的產品和賣點,你的選擇性綜合征瞬間爆發?在產品同質化(品質、價格、款式等都相似)十分嚴重的今天,羅列賣點的文案只會走向失敗。
什么樣的文案才能打動人?
現代營銷學奠基人之一、哈佛商學院資深教授特德·萊維特,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商品這樣的東西。顧客真正購買的不是商品,而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好的文案不在于技巧有多少,而是總善于在消費者身上尋求突破點,找到消費者未被滿足的具體精準痛點,并給出能幫他們填補缺失感的“美好”解決方案。
在寫文案時,可以拋出消費者未被滿足、且急需解決的痛點,讓他產生強烈缺失感,帶入自身,讓消費者感受到自己目前現狀與理想狀態的不合理之處,才能最終促使下一步改變。
所以,這就引出了一個經典且有效的文案公式:具體痛點+解決方案。先找準消費者急需解決的痛點,越精準越具體越好。然后用文案描繪出這個痛點,最好是消費者在經歷某個場景中一直存在的痛點。接著就是基于這個痛點,提出具體靠譜的解決方案。
消費者需要你為他們找到動機
每個人肯定都是向往美好、憎惡痛哭,希望自己的現實狀態能和理想中的一致,這是人之本性。我們一有機會和條件就會填補自己所有的缺乏感,消除令自己不悅的痛點。
以跑步機為例,調研顯示,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跑步機最大的痛點不是跑步機的問題,而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問題就是,他們買個跑步機回家之后,跑了幾天下來就無法堅持了,以至于成了一個閑置品。很多想買又不想買的消費者,也是怕自己無法堅持浪費錢。
文案營造出的獲得感,才是真正消費者購買跑步機的理由和動機。消費者需要最終結果無外乎兩點:練出一個讓異性著迷的好身材;養成天天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因此,他需要的是一臺能他樂于鍛煉的跑步機,能讓他愛上跑步的跑步機才是最能打動他的。
從現在開始,改變消費者
人們永遠都會關心與自己相關的事情,但是你講的其他內容可就未必了。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人看到一個產品,首先想到的是“我為什么要買”,而不是“你的產品怎么樣”。要知道,大部分人壓根就懶得去改變,也不愿意嘗試新事物。你想讓他們關注到你的產品,那首先應該讓他們意識到與他們自己相關的問題,這才更有機會。
所以文案寫作,顛撲不破的真理,就是提煉產品的最佳賣點,結合消費者的痛點,最后再選擇表達技巧。針對消費者“具體痛點+解決方案”的文案,總能一直創造它的奇跡;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嘗試過無數的策略和方法后,還是會重新想到這個“老伙伴”。
相關關鍵詞: 軟文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