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個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的,每個國家每個地區的文化是不一樣的,這也造就了世界文化碰撞的火花,激起我們傳承創新的激情,在我國近代也設立了一些新興的職業節日,中國記者節就是其中之一,你對中國記者節的由來了解多少呢?
記者的含義
記者是在媒體中從事新聞采訪和報道工作的某者。他們代替廣大的民眾前往事情發生的現場,或是接觸新聞事件的當事人,并將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義,透過報導呈現于大眾媒體之上,協助媒體達成守望、教育、討論、娛樂等功能。
什么是記者節
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國記者節。記者節像護士節、教師節、醫師節一樣,是中國僅有的四個行業性節日之一,也是一個不放假的工作節日。新中國確立記者節的意義,表明黨和國家對新聞界和廣大新聞工作者的關懷和重視,既在確認新聞從業者的社會地位,更在鼓舞和激勵新聞工作者繼承優良傳統,為正義事業呼吁,做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節日由來
國務院于2000年正式批復中國記協的請示,同意將11月8日定為記者節。那么記者節的由來是什么,又為什么定在11月8日呢?
新中國成立前就有記者節。從1933年到1949年,每年的9月1日,新聞從業人員都舉行各種儀式紀念這一節日。1946年9月1日,為了打破國民黨統治者對新聞輿論的封鎖,解放區的新聞工作者在記者節的紀念儀式上號召新聞界“更好地反映人民輝煌業績,更有效地粉碎反動派的一切歪曲宣傳”。
1949年12月23日,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頒布的《全國年節紀念日放假辦法》中明確規定了“記者節”。但因為當時沒有確定具體日期,因此長期以來我國新聞從業人員一直未過記者節。
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總理朱镕基簽發了新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再一次明確列入了記者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廣大新聞工作者的關懷和重視。
11月8日是中國記協的成立日。1937年11月8日,以范長江為首的左翼新聞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國青年記者協會,這是中國記協的前身。60多年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記協為團結我國廣大新聞工作者,推動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以及在開展國際新聞界友好往來等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確定中國記協的成立日為記者節,對于全國55萬名新聞工作者來說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記者節像護士節、教師節一樣,是我國僅有的三個行業性節日之一。按照國務院的規定,記者節是一個不放假的工作節日。
各國的記者節
記者節,有的國家又稱新聞節、出版節。前蘇聯的出版節是5月5日。1922年3月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作出決議,以《真理報》創刊日(5月5日)為全俄出版節。該報于俄歷1912年4月12日創刊,俄歷與公歷相差13天,換算為公歷,便是5月5日。蘇維埃俄國從1913年起改用公里紀元。
韓國的新聞節是4月7日。1896年4月7日,朝鮮醫生徐弼博士在漢城創辦朝鮮第一家民營報紙《獨立新聞》,初為周三刊,兩年后改為日報。為紀念朝鮮第一家民營報紙的誕生,韓國建國后將4月7日這一天定為韓國的新聞節。
1990年前的匈牙利,其記者節是12月7日。這是為了紀念1918年的這一天誕生了匈牙利共產黨的第一家報紙《紅色權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