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14:00,武漢電視臺資深記者陳曦應邀來到武漢工商學院在該校208教室,以自身十多年的工作經歷為新聞中心電視臺、記者團、廣播臺、網絡新媒體中心的60余名學生記者們做了一場主題為《如何做好電視新聞》的講座。
關于“如何寫新聞”,陳曦記者強調,一定要具備一定的文字功底。在一則新聞中,最重要的是導語部分,陳記者在向同學們分享幾則優秀的新聞導語時提出,導語的好壞是最彰顯技術功底的,一個合格的導語要在包括5個“W”1個“H”的同時做到精煉。
陳記者還指出,結構是新聞的主體,她向同學們介紹了新聞寫作中兩種普遍的結構:“倒金字塔體”和“華爾街日報體”。她表示,在“倒金字塔體”這種結構中,要做到先寫出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直接給出新聞核心內容,再交代出大致過程,詳寫細節。而“華爾街日報體”的寫作原則是“由小及大”、“窺葉知秋”,從個人視角切入,從小細節推開,逐漸論及全局,一般應用于深入報道。比如最近的熱點新聞“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教師毆打兒童、給孩子喂食疑似芥末消毒水,這類社會事件影響極深,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就可以深入挖掘,深度報道。
怎樣算一個好標題?如何奪人眼球?陳記者表示,標題要簡潔明了,例如《特朗普來了》這一新聞標題就以短小精悍勾起讀者好奇心。她同時也強調陳述客觀事實更重要,并講述了2007年的“紙餡兒包子”虛假新聞事件,這則虛假新聞產生了極大的轟動,事件的始作俑者便是未遵循客觀事實,從而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她還提到,記者要抓住熱點話題和新聞要點,具備一定的新聞敏感性,從標題便開始奪人眼球。
什么樣的新聞是好新聞,可以拿新聞獎呢?陳記者通過分享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廣播新聞《萬里長江第一條過江地鐵今天運營》,向同學們強調了同期聲的重要性。這則新聞正是很好的運用了同期聲,鮮明地呈現出當時的現場,有極強的代入感。
“新聞現場很重要。”在介紹湖北荊州電視臺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電視新聞《一堆木頭與一連串車禍》時,陳記者向同學們強調道:“記者在現場更具有說服力,記者的出鏡更具現場感。”陳記者還強調,新聞的嚴謹性、細節很重要,時政類新聞更是要注意細節,并且要抓住觀眾感興趣的點,保持高度的嚴謹性,是做新聞的關鍵所在。
最后,陳記者觀看了該校電視臺的新聞節目《校園新聞》后,在播主的上鏡、鏡頭畫面的構造、新聞稿件的寫作、后期剪輯方面都給予點評與修改意見。(來源于武漢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