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通滬鐵路于近日試運行成功,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的南通迎來重大發展機遇,邁進交通新時代。這條鐵路把被稱為“北上海”的南通與“南上海”的魔都接軌在一起,未來“江浙滬”包郵區的交通將更加便利、快捷,長三角一體化的步伐將更快速。
通滬鐵路在2013年開工建設,至今已有七年多的時間了。而今終于要開通運營了,通滬鐵路的開通運營是一件大喜事,對于促進長三角地區產業布局調整、實現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資源共享具有積極意義。通滬鐵路全長137.28千米,起于上海安亭西站,終于南通市趙甸站,共設趙甸站、南通西站、張家港站、常熟站、太倉港站、安亭西站等9座車站,與此同時預留常熟東站,為以后在安亭西站接入京滬鐵路做準備。
通滬鐵路將與寧啟鐵路、鹽通鐵路、連鹽鐵路、青連鐵路、青煙威鐵路形成無縫對接,成為煙臺至上海的快速鐵路通道,極大地拉近了江蘇南通與上海之間的距離,有助于上海大都市圈區域發展。如此一來,上海這個龍頭大哥就更被頂在了最前面,南通則更加深度融入長三角。江蘇省的太倉、常熟、張家港三市將進入鐵路時代,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乘坐高鐵。
鐵路是城市的血管,經濟發展的大動脈,作為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沿海通道之一,通滬鐵路的修建運營,有效推動了長三角地區間的互聯互通、資源流通和信息共享,是促進一體化經濟建設的重要交通工具,帶來的不僅百姓出行方便,還有著給當地經濟帶來有形和無形的資產。
要想富,先修路。路通則民富,民富則國強。便利群眾出行,實現資源共享,速度帶來激情、速度帶來夢想。高鐵時代就是百姓出行的幸福時代,高鐵緩解了交通壓力,增強靈活性。感謝鐵路人的不斷努力,不斷瞄準和打通基礎設施一體化方面存在的痛點、難點和堵點。相信隨著通滬鐵路的開通運營,南通不再“難通”,將“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意味著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再次提速,居民交通出行將更加便利。(宋瀟璇)
相關關鍵詞: 通滬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