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前高鐵票價及退改簽費用等方面存在定價不科學、不透明、不合理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周世虹同志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建議綜合考慮距離、速度、時間等因素,科學、平衡地確定各類高鐵以及普通列車的票價,并允許高鐵票改簽兩次,包括變更到站,方便乘客選擇時間和空間,降低乘車成本,減輕老百姓負擔。(人民日報)
高鐵允許改簽兩次是否可行,需要我們從辯證的角度去看待。
從鐵路運營部門角度。
首先,大部分網友對于增加改簽次數的建議表示贊同,并且對于“二次改簽”收費表示接受。鐵路部門已改革為企業,自負盈虧,企業繼續長遠發展,收費實屬商業之舉。
再有,鐵路售票是通過區間、站點組合實現的。比如“一張廣州南到湛江西的車票,佛山到茂名可以用,湛江西到江門也可以用”,一張票的變化可能引發好幾個區間的連鎖變化,對于12306系統來說壓力是非常大的。
最后,需要明白,多改簽一次,對于個人來說,或許并不需要花費什么成本。但是,擁有廣大客流量的鐵路部門來說,這多改簽出來的一次,勢必會極大的提高運營管理成本。
從旅客出行角度。
首先,高鐵票允許免費改簽和變更到站服務,提高了人們出行的效率,也進一步節省了人們退票和重新購票的時間。
再有,高鐵票允許改簽兩次,給了出行者多了一次“試錯”的機會,既能夠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更加暢通便利,還能實現旅途中再謀劃出行目的地。無疑,這樣的提案,會讓熱愛出行的人能夠有更多中途改變心意的選擇。
最后,一些旅客的出行也有可能因為突發緊急事件做出變更,對于多一次改簽機會,也能夠讓他們更從容的應對突發事件。
筆者認為,“改簽兩次”有可能在無形中滋生了廣大旅客們的犯錯心理,總想著有兩次可以“試錯”的機會,而沒有提前規劃好出行路線和路程時間。最后帶來的只能是鐵路部門管理成本增加與旅客出行美好愿景落空的“兩敗俱傷”。
“改簽兩次”不可取,提前規劃是關鍵。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也需要兼顧企業利益的發展,讓民生需求和企業發展有機的結合,這也是為了讓人們出行更加美好的重要前提。(梁超群)
相關關鍵詞: 高鐵